淘宝天猫VIP

阿里国内站VIP

阿里国际站VIP

京东平台VIP

疯狂插件VIP

全站通VIP

当前位置: 首页 经验分享/新闻资讯 电商圈那些事

双11战略重构:淘宝以"全域AI"推动"快种快收",大促日常化成为新常态 ...

收藏 邀请

再见“熬夜爆单”!淘宝双11变天了:AI让你“现种现摘”,天天都是购物节,还记得那些为双11熬夜蹲守、算满减算到头秃的日子吗?淘宝今年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全新的“全域AI经营”打法,正在让“憋一年,爆一天”的传统成为历史。 Instead,一种更聪明、更从容的“快种快收”模式来了!AI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超级销售,365天都在帮你精准种草、即时收割。对你我而言,天天都是双11或许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AI正在实现的预言。


今年一开始,淘宝就靠着“闪购”这个入口加入了即时零售的竞争,阿里吸引用户的路子也变得更多了——比如便宜的外卖、团购券,还有打折的机票酒店,这些都成了大家每天打开淘宝的新原因。

某调研机构的数据能说明问题,今年7月淘宝每天平均有4.19亿人用,比年初多了16%。再看阿里最新一季的财报,8月闪购让淘宝每天的活跃用户比去年同期多了20%。流量一涨,用户用淘宝的频率也高了,既能拉来新用户,又能留住老用户,平台在拉新和留客上花的钱也少了。

今年5月,小红书和淘宝天猫签了合作,搞了个“红猫计划”。现在小红书的笔记下面多了个跳转链接,品牌在小红书发种草笔记后,用户点一下链接就能直接跳去淘宝,马上就能下单。

1.png

除了在淘宝外面找合作,淘宝自己内部也在打通各种消费场景。8月5号,淘宝上线了大会员体系,根据用户的活跃度和花的钱,把会员分成了六个等级;

2.png

转天再打开淘宝,APP顶部就多了个“飞猪”入口,和“闪购”“国补”并排放在一起,就连淘宝的订单页面也加了“旅行”按钮,点一下就能看飞猪上订的酒店、机票订单。


这么算下来,靠着闪购、红猫计划、大会员这几个新动作,淘宝今年算是完成了一次“全域大消费平台”的升级——现在打开淘宝,不光能买东西,还能点外卖、订旅行,啥都能干了。

但话说回来,流量涨了、用户愿意在淘宝多待了,最终得变成商家的真实订单才算有用。这个活儿,大部分都交给了阿里妈妈。阿里妈妈是阿里的数字营销中心,它得接住这些新场景带来的好处,再用升级后的AI能力,帮商家把流量稳稳变成订单。

同时,阿里妈妈还会引导商家在各个平台投广告,帮他们规划长期的经营节奏——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靠双11一次冲销量,而是慢慢把用户变成“回头客”,沉淀长期的客户资源。

3.png

“四大场景”带你看:新流量怎么变成订单

闪购不只是送外卖,它还把两种电商模式连在了一起:一种是几小时内骑手送上门的近场电商,另一种是跨省市走物流的远场电商。这么一来,淘宝能触达用户的场景就多了,从买菜、点奶茶这些本地生活,到订酒店、出门玩,都能覆盖到。


今年7月,淘宝闪购新入驻的品牌数,比6月多了110%;新上线的非餐饮品牌门店,一下子就超过了1.2万家。数据显示,自从闪购上线后,淘宝每个月平均每天的活跃用户多了5000万,用户每天用淘宝的时间也多了20%。

我们还了解到,闪购每周能给淘宝带来上亿次的广告曝光。对于在淘宝、天猫开店的商家来说,现在关心的不是“有多少流量”,而是“哪些流量能真的下单”。

场景一:线上下单、门店发货,效率翻番

第一个转化场景,就是用户在线上下单,商家从就近的门店发货,这样能把远场和近场的交易效率重新分配。迪卡侬在618就干了件实在事:把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和闪购连了起来。如果用户下单时想快点收到,就不从远的仓库发货,直接从附近的门店发,最快一小时就能送到。

当时他们就想试试这个法子,结果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每天的订单量比之前翻了两倍,其中七成订单都是即时配送的。远场的货物和价格没变,近场又多了不少新订单,就连迪卡侬整个的仓储配送系统,也在打通远场和近场的过程中升级了。

阿里妈妈商业化运营中心总经理树羊告诉我们:“一个全域大消费平台,能一站式满足用户所有场景的需求,用户既能买到远场的商品,也能享受近场的服务和价格,品牌自然能多赚钱。”今年7月,像Apple、小米、屈臣氏、迪卡侬这些大品牌,在闪购上都卖得比以前好;还有66个电商品牌在闪购的成交额破了千万元,近400个品牌每个月的成交额超过百万元,涵盖了3C数码、美妆、运动、衣服、百货、母婴、宠物等好多品类。

场景二:线下门店靠线上拉客,销量暴涨

第二个场景,是帮线下门店在线上拉客户。比如赵一鸣零食,它有1.5万家线下门店,今年5月才入驻闪购,到7月通过闪购做的生意就破了千万元,比6月涨了近240%;订单量也超过70万笔,涨了310%还多。

在这个案例里,门店不只是卖货的地方,更像个“前置仓”。当线上的流量灌给线下门店后,平台会根据用户的位置(LBS)精准分配订单,再加上门店配送快,相当于给门店的销售网络装了个“放大器”。

一位阿里内部人员说:“线上的大量流量给到线下门店后,已经帮不少街边小店把销量做上去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街边夫妻店”都在接入淘宝闪购,这已经成了一个明显的趋势。

场景三:高频消费带低频消费,精准推货

第三个重要场景,是“高频消费带动低频消费”。因为用户在淘宝的所有行为数据都是通的,不管用户是在点外卖,还是在买衣服,品牌都能无缝触达。比如用户常在外卖场景消费(这是高频),平台就能通过算法,抓住他们在电商场景里不太常买的需求(这是低频)。

举个例子,要是一个用户在闪购点0糖奶茶,点餐总选轻食,还买过瑜伽服,系统就知道这个人大概率重视健康、喜欢运动。这时候给TA推功效型护肤品、蛋白粉这些商品的广告,转化效果就会好很多。现在已经有一批做健康品类的品牌,靠这个逻辑赚到了第一波钱。

场景四:淘宝和外面平台合作,种草直接下单

最后一个不能忽视的场景,是淘宝和外面平台的配合。以前大家在小红书种草后,很难直接转到淘宝下单,这个问题现在被“红猫计划”解决了——把小红书的种草笔记直接链接到天猫店铺,用户看完笔记就能下单。

这样一来,以前泛泛的“品类种草”,就变成了更高效的“品牌或单品种草”,用户不用再记着品牌名去淘宝搜,犹豫的时间少了,下单自然更快。

雅诗兰黛集团有十几个品牌,今年7月靠“红猫计划”拉来的新客户,占了成交客户的70%到80%;雅诗兰黛天猫旗舰店投广告的ROI(投入产出比)超过15,平均每个单品的ROI比没投的时候涨了60%以上——算是真正做到了“种草后直接转化”。

说到底,不管是闪购还是红猫计划,淘宝现在触达用户的地方,早就不只是“购物页面”了,而是延伸到了“衣食住行玩”各个方面。这些新场景之所以管用,不是因为流量变多了,而是因为离用户下单的距离更近了。

AI来了,做生意变得又聪明又靠谱

对于商家来说,最在意的还是流量“精不精准”。现在渠道越来越多,用户的注意力又散,需求变得还快。以前靠人堆经验投广告,常常是“钱花了,单没接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不过过去一年,AI成了商家投广告时最爱的新工具。以前投广告,主要靠“人群包”“兴趣标签”来定目标;现在AI能分析用户的海量行为数据——比如浏览记录、点赞内容、停留时间、购买记录,能更聪明地猜到“谁最可能下单”,让投广告的回报更稳定。

阿里妈妈把投广告的整个流程拆开来,在每个环节都加入了AI,让系统完成“找对人、选对关键词、投对渠道”这三件核心的事。阿里妈妈的“万相台AI无界”,就像一个24小时在线的经营助手,既能懂用户的需求,又能把经营动作落到实处。这些AI能力的背后,靠的是阿里妈妈的全域数据、世界知识图谱、毫秒级的计算速度,还有自己研发的模型。

商家都希望系统不只是“猜你想要”,而是能懂“你为什么现在想要这个”——“读心专家”这个说法,就是从商家的实际需求来的。

而且AI赋能的投放系统不是“黑盒子”,大家能明白它在做什么。首先,AI的训练数据比以前广多了:淘宝内和淘宝外、线上和线下、各种平台的流量和用户行为都打通了,衣食住行的消费信号都汇集到一起。从以前百亿级的电商知识图谱,扩展到万亿参数的世界知识模型后,AI的数据基础更扎实了,商品、语义、场景之间的关联也更细致。

更重要的是,分析用户的数据周期变长了。以前平台只看用户几千次的行为数据,现在能追踪用户“一辈子的消费记录”。通过看用户长期的消费行为,能更精准地猜到他们的周期性偏好和阶段性需求。比如一个用户三年前常买婴儿尿布,那现在就可以给她推绘本、益智玩具。

最后,这些复杂的分析会在毫秒级的时间里完成。等广告要曝光的那一刻,AI模型已经完成了三件事:判断用户的需求、匹配合适的商品、决定出价多少。

有人说:“AI打破了行业内垂直竞争的模式,现在大家拼的是能不能满足用户全域消费场景的需求。”

就拿空调这种家电来说,以前品牌投广告,只会想到找“家装人群”,但这个标签特别模糊。现在AI能盯着用户的装修“进度条”:如果用户集中买建材、辅料、工具,那就是在硬装阶段;如果购物车里多了窗帘、地毯、装饰品,就说明到了软装阶段。而用户买空调这类大家电,通常在软装开始前1-2个月做决定。

AI大模型一边盯着装修进度,一边分析用户的家庭结构——比如有没有孩子、平时上班还是在家、对峰谷电价敏不敏感,这些都和买空调的决策有关,AI能靠这些预测用户什么时候会买,以及适合哪款机型。

美的今年新出了一款空调,核心卖点是省电智能、能耗低、冷风不会直吹。在用万相台投广告时,AI把目标人群拆得很细:比如买过洗碗机、洗地机,对“家庭科技感”敏感的人;最近买过母婴用品,在意风感和温差的育儿家庭;白天出门,需要远程控制和节能模式的养宠家庭;还有关心能耗补贴、对电价曲线敏感的“精算型用户”。

正因为AI“读懂了人”,划分的人群又准又清晰,美的这款新品投广告的转化率涨了80%,其中新客户占了60%,投广告的ROI也涨了32%。这意味着商家的钱都花在了“真正会买的人”身上,同一波投放能带来更多新订单。

找对了人,还得选对关键词。以前在商品搜索环节,商家抢关键词要花很多钱,但用户搜同一类商品,用的词却五花八门。比如买婴儿连体衣,有人搜“哈衣”,有人搜“爬服”,还有人搜“和尚服”“蝴蝶衣”“包屁衣”。这时候只有AI能把这些词都列出来,还能判断每个词背后用户的真实需求。

更重要的是,今年双11升级的AI圈词功能,能直接帮商家找到“流量洼地”——就是那些竞争小、效果好的关键词,帮商家少花冤枉钱。

另外,为了帮商家减少营销方面的人力成本,阿里妈妈推出了智能助手“AI小万”。建广告计划、拆分预算、盯着数据异常、做复盘总结,这些零散的活儿,AI小万都能打包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

商家只用说清楚目标和要求,比如“主推节能静音款空调,重点拉新客户,预算20万,ROI至少5”,AI小万就会自动分析人群画像、建广告计划、选关键词、定出价,还会一直盯着数据。如果发现异常,就会在系统里标出来,给出优化建议,商家点一下就能执行——省了不少人工。

今年双11,玩法变了

双11都办了17年了,以前它是一年里最重要的电商大促,商家每年都靠“憋半年大招”就等这一天冲销量。现在不一样了,那种高频、滚动的经营节奏,正在取代以前的“单点爆发”,“快种快收”成了今年商家做双11营销的关键词。


平台的信号很明确:从闪购、超级88、红猫计划到淘宝大会员,这些入口连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更密的流量网。淘宝天猫正在变成“全域大消费平台”,这也是商家必须重点布局的地方。

从今年7月开始,淘天集团每个月搞两场“超级88”活动——每个月8号和18号,推出官方8.8折起的优惠,还能叠加大额优惠券。闪购也让用户更常打开淘宝下单,“几小时内到货”的承诺,也让用户犹豫的时间变短了。

平台的数据显示,淘宝每个月用户平均购买的天数,比去年同期涨了20%左右,峰值时快到30%;7到8月的四场超级88活动,GMV(成交总额)比去年涨了35%。

总结一下,今年双11有两个新支点:一是平台的营销节奏变快了,超级88让用户常回来逛,GMV和人均购买天数都涨了两位数,给商家提供了更密集、更灵活的消费环境;二是平台能力升级了,把全域营销和AI精准触达,都做成了商家能用的工具。

简单说,就是“全域生态帮商家‘种草’——吸引潜在客户,AI能力帮商家‘收割’——把潜在客户变成下单客户”,这两件事一起撑起了“快种快收”的核心打法。

如果从9月中旬开始算,到双11之前,阿里电商平台还会搞至少4场超级88活动,中间还有国庆狂欢节和双11预售,所以商家的打法也得跟上这个节奏。

怎么做到“快种快收”?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日常经营中7到15天一轮的“小循环”:前半段让更多潜在用户看到商家和商品,把货加进购物车、加入会员;后半段用近场配送和明确的优惠,让用户下单。等双11大促的时候,这些小循环积累的客户和品牌认知,就会集中爆发,既提升成交,又增加复购。

10月之前是商家“快速吸引全域新客户”的关键期。阿里妈妈靠UD(UniDesk,阿里妈妈的一站式全域投放工具),打通了各个平台的生态,覆盖了淘宝内外的主流APP和线下场景——从抖音、小红书、微信,到户外大屏、楼宇电梯,都能帮品牌做好“种草”,让更多人知道品牌。红猫计划能打通小红书和淘宝的链路,靠的也是阿里妈妈UD的能力。

回到淘宝站内,品牌广告和UD打通后,能在APP首屏的推荐位(阿里妈妈内部叫“特秀”),给那些在外面平台接触过品牌的用户,再推一次广告。这样一来,用户从“看到品牌”到“加购、收藏、购买”的触达率能涨到60%以上,新客户的曝光量和加购量,都比同行多了两位数。

在淘宝站内“收割”客户时,阿里妈妈的“万相台AI无界”能把电商经营的零散活儿,都收进一个“超级经营智能体”里。商家不用再盯着几十个广告计划、上百个关键词,还有一堆数据看板,省了不少心。

对于人手不够的中小商家来说,甚至可以把所有执行工作交给经营助手AI小万。它会把建计划、盯数据、调优化、做复盘做成标准化流程,关键节点“先按系统建议执行,再人工复核”,速度和稳定性都更可控。

在“货”的层面,今年618期间,阿里妈妈把“全站推广”升级成了“货品全站推”,加了AI选品功能。结合“万相台AI无界”里的货品场景,既能帮大商家推单个爆款,也能帮中小商家一键托管整个店铺的货品推广,很灵活。

在设定ROI时,AI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给出推荐值。平台透露,按AI推荐的ROI投广告,拿到流量的能力平均涨了22%,GMV也涨了16%。

今年是双11的第17年,平台的目标也在变。这一届双11,单场大促的爆发虽然重要,但长期积累用户资产更难得。所以商家不能只看短期的ROI,还要看“能不能留住客户”,让他们长期复购。

当流量不再是商家最焦虑的问题时,更关键的就是怎么把“接触用户”变成“完成订单”,把一次次成交变成长期的客户关系。

说到底,电商的玩法并不复杂,关键是找对用户进入平台的“入口”,跟上平台和消费者的节奏变化。现在只要把AI当成日常工具好好用,抓住“全域AI经营的黄金时代”,商家的生意肯定能更稳。

能在更多日常场景里被用户看到、在更短的链路里被买走、在更长的时间里被用户记住——这才是今年双11之后,商家真正能反复用的“确定性”。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所有内容了,关注疯狂的美工官网,网站上每天分享不同电商精彩内容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阅读排行榜

经典语录

关注官方微信

开放QQ群

美工5群:1061710658

美工3群:199**044(满

极限词群:951970623

平台简介

疯狂十二年 初心不变:从2013年至今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电商设计师所面临的难题最佳解决方案,我们致力打造一款更好用,更实用电商设计师辅助工具,疯狂十二年只为做好一件事,以开放共享共赢的心态,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电商设计师。
by:疯狂的美工电商设计师学习交流平台

手机版- 疯狂的美工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375号

ICP证(电信增值许可证):赣B2-20220105 本站支持IPv6访问

Powered by Fkdmg.Com © 2013-2025    赣ICP备180069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