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电商生态中两种典型的模式:货架电商和兴趣电商。 这两种模式在运营逻辑和商品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先从最基础的概念说起。 货架电商,顾名思义就像超市的货架一样,它的核心是"人找货"。 消费者先有了明确的需求,比如想买一块手表,然后打开淘宝、天猫这样的平台进行搜索,货比三家后下单购买。 这种模式下,搜索流量和精准陈列是最关键的。 在国内,典型的货架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在海外则有亚马逊、Lazada等。 做货架电商时,商家需要重点优化产品页面,突出卖点和性价比,因为消费者会进行详细比较。 而兴趣电商则完全相反,走的是"货找人"的路线。 它的典型场景是:你本来没想买东西,正在刷短视频时突然被一个氛围灯种草,觉得特别适合自己家,于是产生了购买冲动。 国内的兴趣电商平台很多,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得物等。 但在海外,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只有TikTok。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TikTok蕴含着巨大机会。 这两种电商模式在运营重点上截然不同: 货架电商靠搜索流量和精准匹配,需要不断优化SEO和产品页面。 兴趣电商靠内容种草,需要制作能激发需求的短视频。 在兴趣电商里,如果你的运营重点还在研究SEO和投流技术上,那注定只能在红海中拼价格。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内容创造需求。 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内兴趣电商已经可以和货架电商分庭抗礼,占比可能达到40%-50%。 但在海外市场,以美国为例,兴趣电商的份额可能还不到5%。欧洲、日韩等市场更是刚刚起步。 这说明跨境电商的兴趣电商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最后要强调的是,选择做货架电商还是兴趣电商,不是简单的平台选择问题,而是完全不同的运营思路。 货架电商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有需求的人找到我",而兴趣电商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没需求的人产生需求"。 理解这个本质区别,才能在不同的电商模式中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关注疯狂的美工官网,每天分享不同的电商圈动态~ |
请发表评论